二战结束后的几年里,曾经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因意识形态矛盾而急剧恶化。到 1949 年,冲突变得如此激烈,以至于美国军事指挥部制定了攻击苏联的计划,其中包括使用核武器。

昨天盟友的对决
这些被称为“空投”计划的战略发展是苏联与资本主义世界国家之间冷战的结果。这场对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苏联明显企图将其影响力扩展到整个西欧领土。
1945年底,苏联领导人拒绝了国际社会从伊朗领土撤出其占领军的要求,并在那里建立了傀儡政府,开始制定摧毁苏联的计划.之后,迫于美英压力,斯大林还是释放了被俘早些时候的领土,有苏联军队入侵土耳其的威胁。
冲突的起因是外高加索地区,从19世纪末开始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但在1921年割让给土耳其。 1946年8月上旬,在苏联外交部代表向土耳其政府递交照会后,战争的爆发似乎不可避免,只有西方盟国的介入才能避免流血事件。

在1948-1949年莫斯科试图建立后,社会主义阵营与其西方对手之间的政治矛盾变得尤为尖锐。封锁西柏林。这一举措违背了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旨在防止德国分裂,确保斯大林对其全境的控制。
推理西方世界的恐惧
与此同时,东欧正在建立亲苏政权。它于 1955 年以签署华沙条约而告终,并建立了一个针对西方世界国家的强大军事集团,当时西方世界正在经历加强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激活。
所有这些事实都引起了一些国家领导人的担忧,即苏联拥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会试图对西欧领土进行出人意料的大规模掠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时的美国核武器。正是这样的担忧引发了美军制定的Dropshot计划。

决定可能与苏联开战的早期概念
应该指出的是,1949 年制定的针对苏联的核打击计划(“Dropshot”)并不是此类项目中的第一个。 1945 年,当伊朗冲突变得极其激烈时,艾森豪威尔的总部提出了可能与苏联发生战争的概念,并以其代号 Totality 载入史册。四年后,对西柏林的封锁成为制定另一个计划以对抗所谓的侵略的推动力,称为战车,与其前身一样,仍停留在纸面上。
最后,最大的发展,预料到臭名昭著的“空投”计划,是美国总统领导下的安全理事会制定的一份备忘录,定义了政府和武装部队面临的与苏联有关的任务。

备忘录主要条款
该文件规定将所有即将到来的任务分为两组 - 和平和军事。第一部分包括遏制苏联对社会主义共同体国家的意识形态压力的措施。备忘录的第二部分考虑了改变整个苏联政治制度和改变政府的可能方式。
尽管基本概念在它不涉及对该国的长期占领和强行在其中强加民主原则,它追求的目标非常深远。其中包括降低苏联的军事潜力,建立其对西方世界的经济依赖,拆除铁幕并赋予其一部分的少数民族自治权。
军事项目创造者的目标
这份备忘录成为美国后续许多战略发展的基础。 Dropshot 计划就是其中之一。这些项目的创建者看到了实现对苏联领土进行大规模核轰炸目标的方法。他们的结果是削弱了国家的经济潜力,并为民众的心理冲击创造了先决条件。

然而,开发者中也有熟悉苏联人民心理的现实主义者,他们认为这种轰炸很可能会使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共产党和政府周围。验证这种判断的正确性的机会,幸好没有出现。
臭名昭著的灭苏计划
1949年12月,所谓的“空投”计划获得美军司令部批准。美国想如何摧毁苏联,其中坦率地说。它的创造者从苏联的政治领导人争取统治世界的事实出发,不仅对美国的安全,而且对整个文明构成真正的威胁。尽管当时苏联的军事工业在战争结束后还没有获得足够的力量,但它在不久的将来制造原子武器的威胁非常大。
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构成的威胁中,考虑了可能使用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进行的攻击。正是为了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才制定了Dropshot计划。其中列出的主要销毁目标城市列表是根据其战略重要性编制的。

计划亮点
根据计划制定者的说法,战争爆发的最大概率可能是在1957年初。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以及与其有密切经济合作的一些国家,都将站到苏联一边。其中,首先提到了共产党控制的中国部分,以及满洲、芬兰和韩国。
作为他们的反对者,“Dropshot”计划假设除了美国之外的所有北约国家,以及英联邦国家和中国的非共产主义部分.那些希望保持中立的国家必须让北约获得其资源。其中可能是拉丁美洲和中东国家。
当苏部队,同样的计划规定在莱茵-阿尔卑斯-皮亚韦线上建立强大的防御线。如果敌人入侵中东地区,他应该被驻扎在土耳其和伊朗的一支部队阻止。预计在所有军事行动领域都会进行激烈的空袭,加剧经济和心理战。主要任务是在欧洲发动大规模攻势,其目的是消灭苏联军队并完全占领苏联领土。

苏联回应
作为回应,苏联军事工业竭尽全力生产能够阻止西方世界实现其军国主义抱负的武器系统。首先,这些包括建立强大的核屏障,确保世界上急需的力量平衡,以及一些现代类型的进攻性武器,不允许我们的潜在对手依赖使用武力解决有争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