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光荣,懒惰是耻辱。几乎总是如此。这也是“小事胜于大懒惰”的说法。为什么会这样,劳动是有用的,懒惰是有害的--我们今天会弄清楚。
意义
谚语的意思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公式:“有事不如无事”。为什么?因为工作,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也包含三个组成部分:
- 他把无聊赶走。
- 他有目的。
- 工作富有成效。
空闲没有这样的成分,因为它是无意义的,也是无限的。但除了上述的劳动要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需要单独讨论,也证明了为什么小事胜于大懒惰。
工作有视角,但懒惰没有

任何事情,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生意,都可以生存发展,如果一个人不忙于任何事情,那么这不会给他带来利润。此外,我们的时间如此之多,以至于有些人赚得最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例如,某人,正如他(或她)所认为的那样,具有极好的品味,并且喜欢为人打扮。今天,这个职业被称为“造型师”。但也有人只靠为有钱的市民挑选衣服谋生,不触及整体形象。当然,如果一个人穷,那他根本没钱请个私人造型师。
在这种情况下,贫富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小事胜过大懒惰。即使该职业对其他人来说似乎很陌生和难以理解。谁知道呢,说不定一个人再过10年、20年就会成为潮流引领者。
顺便说一句,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也是从小做起。最后发生了什么?谁都知道。这个例子甚至设法填补了牙齿。无论如何,都逃不过事实。
戴尔卡耐基和谚语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的著作家喻户晓。他们可以区别对待,但他也有一个明智的想法:“治疗神经症最便宜的方法就是忙碌。”由此可见,“小事不如大懒”这句谚语也有心理层面的意义。无聊和无所事事真的很危险。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在哪里应用自己,那么他就会产生各种不好的想法,从而使他陷入抑郁或其他不愉快和危险的境地。如果一个人很忙,那么他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他需要完成分配的任务。
因此,工作之所以好,不仅是因为它提供了生计,让一个人的生活充满了内容--工作还具有治疗的意义:它不允许一个人发疯去思考,例如意义的生活。当特定任务等待解决时,为什么要用各种抽象的废话填满你的脑袋呢?答案显而易见。
人若想一想,就会明白:“小事胜于大懒惰”这句谚语也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