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1945年全球大屠杀的恐怖让我们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一场相对较小的冲突。事实上,当时交战国军队及其平民的损失要少很多倍,尽管它们是以数百万的数字计算的。然而,也应该记住,对立双方积极使用化学战剂,潜艇、水面和空中舰队以及坦克参与战斗行动,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尽可能接近到现代的战略和战术思想。

1914 年 6 月 28 日,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市发生恐怖袭击,导致威严的奥匈家族成员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亚遇难。肇事者是帝国的臣民,但他们的国籍有理由指责塞尔维亚政府支持恐怖分子,同时指责这个国家煽动分裂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连开始的人都没想到它将持续四年,覆盖从北极到南美的广大地区,并导致如此大规模的损失。塞尔维亚处于内部政治危机中,并被连续两次巴尔干战争削弱,几乎是手无寸铁的受害者,战胜它不是问题。问题是哪些国家会对这次袭击做出反应以及如何反应。

尽管塞尔维亚政府几乎接受了向它提出的最后通牒的所有条件,但不再考虑这一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奥匈帝国政府宣布动员,争取德国的支持,并评估可能对手的战备状态,以及他们对重新分配领土的兴趣程度。随后的事件表明,并没有考虑到所有因素。
在萨拉热窝遇刺后整整一个月,敌对行动开始了。与此同时,德意志帝国向法国和俄罗斯通报了支持维也纳的意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日子里,奥匈帝国和德国的人口都被一种爱国冲动所占据。敌国的臣民在向敌人“上一课”的愿望上并没有落后。出动的士兵在边境两边被鲜花和点心沐浴,很快就成为了前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总参谋部制定了快速进攻、占领和包围的计划敌军编队,但很快战斗就呈现出明显的阵地特征。一直以来,分层防御只有一次突破,以指挥这次行动的布鲁西洛夫将军的名字命名。在这样的条件下胜出,与其说是装备质量或指挥人员的才华,不如说是交战国的经济潜力。
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较弱。四年的对抗使他们筋疲力尽,尽管布列斯特与俄罗斯的和平对他们有利,但他们还是被击败了,其结果是凡尔赛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无论是在俄罗斯,都被革命的火焰吞没,在德国和奥地利,结果证明是不必要的人类物质,被社会拒绝。